面向大众的中文汽车专业网站
面向大众的中文汽车专业网站,提供全球小汽车、巴士与客车、商用卡车和摩托车的互联网知识宝库和专业咨询服务!

把汽车开上信息高速公路!

    
轿 车

    
客 车

    
卡 车

    
摩托车

车名字典影像画廊车型图鉴

  -财富与技术的象征

车名字典影像画廊车型图鉴

 -****众的交通工具

车名字典影像画廊车型图鉴

 -最普及的运输车辆

车名字典影像画廊

 -最有运动感的车辆

汽车观察杂志

哈飞赛豹:学完造车学卖车

专栏文章
记者 李超

从2004年6月到2005年8月,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日内瓦,再到上海,最后到长春。一年多的时间里哈飞赛豹不仅行遍祖国大江南北,还飞到了大洋彼岸。最终,我们终于等到了哈飞赛豹在北京上市。
50年的机械工业生产历史保证哈飞可以造出好车,10年的国际合作开发经验保证哈飞可以开发好车,但车最终是要卖出去的。哈飞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抗洪说:“以前我们不懂营销。”我们的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或许****的差距在营销环节。
从面世到上市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也许因为哈飞对自己的产品充分信任之余,对自己的营销能力还不放心,如何让赛豹真正成为哈飞步入轿车行业的“领航员”,哈飞非常谨慎。
哈飞走的路是坚实的,今年哈飞为赛豹锁定的目标是产销6000~10000辆,如果能够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那么将进一步坚定赛豹的另一款新车“5系”日后上市的信心。




微车企业造轿车,长安汽车为始作俑者,并助长安一度冲入三甲之列。之后哈飞赛马、路宝也开始尝试“轿车”的滋味,无奈不但每年几万辆的业绩不被统计到轿车之内,连消费者也觉得他们怎么看怎么有微车的影子。

长安福特、长安铃木无形之中提升了长安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当在合作道路上暂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时,哈飞依靠多年积累,迫不及待地推出自主开发的“赛豹”。并相信,纯正的三厢轿车不仅可以让哈飞汽车彻底摆脱长久以来“微车企业”的定位,更要用品质和服务让人们相信,50年的机械工业生产历史和10年的国际合作开发经验可以制造出好轿车。

中、意两国的第三个“混血儿”

自谋出路之后,这个以前造飞机的企业开始在民用品领域寻觅战机,洗衣机内桶,甚至餐具都曾经成为救命的稻草,直到走上造车之路。引进日本技术生产微车,使得昔日的老牌军工企业焕发了第二春,在市场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哈飞微车供不应求。

1995年,竞争态势逐渐恶劣,哈飞意识到暂时没有合适的跨国公司合作,那么自主开发就是惟一的出路。依靠多年军工企业的家底,哈飞开始与宾夕法连拿公司合作。其共同开发第一款新车型中意取得了成功。10年来,松花江中意共销售了35万辆。之后,第二款车型路宝也宣告上市,虽然没有形成多么火暴的局面,但随着能源问题日渐严重,这款小型车也慢慢的热了起来。2005年前6个月路宝共销售了17000辆,较去年同期上涨了75%,是国内市场上升幅度最快的单一车型之一。

与别家不同,哈飞从一开始就没有采用“外包”的方式,而是坚持合作开发、不断地学习。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让国内竞争对手都十分赞赏。松花江民意就是良好功底和努力学习的验证。

前两个车型的成功给了哈飞信心,加上生产原型车为三菱的赛马的经验,哈飞尝试真正三厢轿车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这是我们‘战略一贯性方针’的具体实施。”张抗洪这样说:“我们认准了自主开发这条惟一的出路,就会扛着民族大旗一直走下去。” 2005年8月8日,哈飞赛豹正式宣布北京上市,先期到货的赛豹配置1.6升三菱4G18发动机,售价97800元。这是继松花江中意、路宝之后,哈飞汽车与意大利宾夕法连拿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第三款车型。

“两条波浪”换成“两颗星”

“不想造中高档车的企业,不是好的汽车企业。”哈飞人很有骨气,也许就是这种力量促使哈飞汽车从最初的微车王摘冕之后,不但没有没落,反而进军轿车领域。但最初的营销还不很成熟,从造飞机时的计划经济到微车时代的利好年景,哈飞从来没有受过市场销售的困扰。也难怪张抗洪说:“那时,我们不懂营销。赛马上市之初,我们只是简单依靠内部成本核算就确定了市场终端售价,几乎没有对市场进行什么调研。”事实证明,因为价格偏高无法被市场接受,赛马最终没有形成大规模产销,还被迫一再调低售价,形势十分被动,最高时期年产销量不过20000辆左右。

在赛豹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哈飞显得成熟了许多,更换产品标识是一个成功的策划。“松花江”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长期以来已经形成“微车”的概念,再沿用它作为轿车的标识将会影响到赛豹的产品定位,赛马就曾因为沿用松花江的标识,结果被称为“做了一笔赔钱的买卖”。而新的双连星标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哈飞的航空产业历史,张抗洪说,这有利于消费者认可哈飞轿车的品质。

赛豹首次面世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迟迟没有宣布上市着实吊足了关注者的胃口。2005年上海车展后,基于地域因素对品牌的影响力,赛豹在哈尔滨地区率先上市,之后在深圳、成都等地相继上市。但显然4个月中赛豹的产品布局慢了些,张抗洪这样解释:“我们认为服务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卖的是轿车了,就更应该做好服务的准备。”据悉,哈飞为赛豹的上市重新整合营销和售后服务系统,人员培训自然必不可少,对专营店的硬件设施要求也显著提高,其中规定了经销商必须有自己的售后服务队伍或有指定的售后服务站。中国家电的“海尔式服务”已经成为优质服务的代名词,而对于售价高于家电十几倍的汽车来讲,“我们理应将服务做得更好。”张抗洪说。

发动机成为赛豹的弱项

国内汽车的自主开发在设计之初总是喜欢在国内市场找到一款现有车型作参照,然后针对其主要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但是,市场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汽车的开发周期又相对较长,所以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就是等新车问世后,发现已经不像当初预想的那样优势明显。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当初中华的遭遇。而国际成熟经验表明,一个新车型往往由以往的概念车发展而来,而概念车的开发不是现有车型简单的升级,而是一个公司根据自己的品牌涵义和对汽车未来发展的理解,进行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综合预判。张抗洪毫不掩饰:“由于设计之初的预测不足,今天的局面确实没有想到。不过合资品牌是强大的,赛豹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出场也是无奈之举。虽然有些生不逢时,但我们依然坚信可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作为进军轿车领域的第一车,赛豹依然被寄予重望。但是当它真正来到战场却发现,这里太过拥挤不堪。张抗洪说:“这个级别的汽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但同时说明这是最畅销的市场。”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也让人为赛豹捏着一把汗。自主品牌汽车的综合性能也许已经与国外品牌不相上下,但是品牌影响力相差甚远,只有依靠价格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

从与这一细分市场主流的进口品牌凯越、伊兰特比较来看,赛豹的价格优势明显,但整体外廓尺寸是最小的,轴距则基本持平。赛豹发动机的功率是三车中最小的,说明三菱的4G18虽然成熟,但技术已经明显落伍。舒适性配置上则各有所长,而且在全球采购日益发展的今天,有什么没什么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倒是赛豹的工艺给人感觉不错,不输给两部进口品牌。
如果与自主品牌相比较,则只有奇瑞旗云和吉利自由舰与赛豹同处一个级别。这次赛豹的外廓尺寸变成了****,轴距也是最长,可是发动机的峰值功率依然排在最后,不能不说,三菱4G18已经成为赛豹的硬伤,这怎能体现出豹子的爆发力?但愿后续上市的2.0升配置可以让买家真正体会到赛豹的凌厉。赛豹与自由舰同为上市不久的新车,比起老旧的旗云造型很是现代,但是旗云的卖点是它优秀的“心脏”,85千瓦的功率在进口品牌中也是翘楚。而得益于多年的优秀制造经验,工艺方面赛豹要超出对手一大截,可以满足苛刻用户的挑剔。但是赛豹的售价却是自主品牌之中最高的,也许这是哈飞的无奈之举,再向下势必会与赛马的价格空间相重叠,自相残杀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南北统一”为大势所趋

比起长安,哈飞最近的实质性动作不多。只是去年底关于“中航二集团将整合旗下南北两大微车制造厂——哈飞和昌河”的消息引起不少猜测。此次记者得到消息:“走到一起是迟早的事,现在处于推进中的动态过程。”

多年来,哈飞与昌河的产品线严重重叠,哈飞有了路宝,昌河就有了爱迪尔;哈飞的轿车赛豹上市了,昌河的轿车利亚娜就紧接着要上马。重复投资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造成自相残杀的局面。同属一个家长的哈飞和昌河本与长安并称微车市场“三大”,但后来面临来自傍上了通用的柳州五菱的巨大威胁。长安的份额也一度超过了哈飞、昌河之和,利润更是占了行业的绝大多数。面对即将出局微车“三大”,局中人也许比谁都急,整合也许是破局的上上招。

就在所有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哈飞与昌河整合的时候,传来了哈飞与东安合并的消息。中航二集团高层领导悉数出席整合仪式,并传闻在新哈飞成立一个月内,注入4亿元资金。在外人眼里,这是起典型的蛇吞象。而据记者深入了解,此次合作不过是哈飞想借东安之壳达到上市融资之实。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哈飞的上市计划一直没能得以实现,此事不成,哈飞总觉得自己的造车路上缺了点底气。哈飞也许在暗喜别人没有看出它的拳拳野心,筹资之后,哈飞将会以怎样的力量实现暴发,是件值得期待的事。

试车手记

8月8日哈飞赛豹在北京的上市仪式刚刚举办,8月9日几家特约媒体记者便应邀赶赴位于北京回龙观欧德宝汽车城内的哈飞豫龙金盛专营店进行试驾。清晨9点,天空开始下起雨。
一黑、一灰两辆赛豹在雨中静静的守候着,远远看去,真的分不清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这得益于哈飞赛豹的国际合作开发背景,和优良的车身覆盖件生产工艺。细看赛豹,外部造型偏向于沉稳,较适合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照明灯与前后保险杠等部分处理显然应对了现今的流行趋势,没有过于突出的个性。车身喷涂工艺处理得不错,漆面看起来已经可以与日本轿车一较高低。只是车身表面一些细微的接缝,装配公差显得不是很均匀,但愿这是单车问题。

也许是新车缘故,车门的开启力度不小,在经过简单的座椅调解后,我仔细的聆听了关上车门时的声音,略显沉闷的感觉还真有点像A6。内部空间符合同级车的尺寸,颜色搭配赏心悦目,仪表板和中控台的工艺也做得很好。座椅偏硬设计,包覆性不是很强。点烟器被设计在排挡杆旁边,个人认为对习惯吸烟的驾乘者来讲很是方便,再也不用从椅背上离身去点火了。
车子不只是用来看的,对于喜欢雨天的记者来讲,今天又是“天公作美”。我们试驾的是1.6升豪华版赛豹,搭载三菱4G18发动机。点火的过程很顺利,怠速噪声也控制得很好,可以清晰的听见雨点敲打着车身蒙皮“嘣嘣”作响。离合器的反应很敏捷,但有时候分离得不够彻底。受到排量的限制,赛豹没有更多的动力性表现,感觉油门反应稍显滞后,有些电子油门的感觉;在几十分钟的试驾过程中,偶尔在排入1、3挡位时略显生涩,但排挡力度调校得很合适,在升至5挡时,变速器的排挡杆依旧是偏向驾驶员一侧,这种设计实不多见。

在急速打轮和紧急制动时,赛豹的悬架表现得很好,没有过多的倾斜和摇摆。在湿滑的雨水路面地,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打滑。ABS介入的很及时,但与赛马一样,会从制动踏板传来明显的抖动感和声响,对初驾者来讲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另外,赛豹的舒适性配置也较为丰富:独特的蓝牙免提车载电话接口、倒车雷达、数字线束、天窗、自动空调系统、可调光轴的前大灯可自动关闭等多种功能,诸多的储物盒设计也使得赛豹很适合家庭使用。

产品观察文章二

长春车展与“三大”渐行渐远

日前,长春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大致内容是说“长春车展有点儿‘怪’”。因为车展在长春人的心目中就像春节一般重要,展会期间大街上万人空巷,展馆内比肩接踵。几年前,长春、广州都曾是北京、上海之外的“第三大车展”的有力竞争者。只是,虽然有旺盛的人气,但从此届的效果看,长春车展已经离“三大”的位置愈来愈远。

长春号称“中国的汽车城”,但其所处的吉林省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影响了长春车展对国内外一线汽车厂商的吸引力。从2005年长春车展的参展情况来看,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等知名厂商均未参加展出,只有当地的经销商搬来几辆样车在展馆内摇旗呐喊。在经历了首次举办的繁荣之后,更多的厂商选择了保守的政策,也许付出与回报并不像当初设想的那样理想吧。只有“地主”第一汽车集团显示出了极大的重视程度和实力,不仅整个占据了面积****的A馆展厅,还在广场上展出了几十辆商用汽车。与其他车展不同,除了诸多的汽车和漂亮的车模之外,长春会展中心各主要展馆间的连接处还充斥着更多的“舞台”,不仅与汽车展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有喧宾夺主之势。在开幕式的当天,并没有一个主办方的揭幕仪式。记者多方了解,也没有得到任何关于2005年长春车展主题方面的任何消息。感觉上,2005年长春车展很“散”,整个展览中心热闹的就像一台大庙会。

美国底特律车展、德国法兰克福车展、法国巴黎车展和日本东京车展并称为世界四大车展,其或以概念车为主题,或以汽车新科技为主题,或以新车发布为主题,但无一例外的是紧紧围绕着一个“新”字做文章。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车展也已经吸引大量的厂商来推出新车,有些还是全球首次发布。但在2005年长春车展上,除了中兴无限和一汽的C304概念车为首次发布之外,只有天汽夏利、吉利自由舰、华泰现代、东风本田、一汽-大众等厂商推出了改款车,而其余厂商的参展车几乎全部为市场现有车型。在开幕式当天中兴汽车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经理肖伟表示:中兴无限同期将在8月的俄罗斯国际车展上公开亮相,并公布价格和接受预定,稍后在国内上市。在设计之初,中兴汽车即宣称无限采用国际同步技术生产,如今的上市政策更是从国外到国内。

2005年长春车展上的“老爷车展”不失为一大亮点,此类策划在国内其他车展上还十分罕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主办方为展会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而费心积虑。可是既然定义为“现代国际汽车博览会”,前沿科技才应该是重中之重,同期举办“老爷车展”,或许也是主办方看到吸引不了更多的参展商,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

 
 

 


数字与事实
提供系列有关中国与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统计数字、专题报告...

网络链接
收录汽车专业网站,包括中文简体或繁体,以及英文和其它文种...

专业服务
提供专业出版、外文翻译、汽车礼品及定制CD-ROM多媒体服务...

会议展览
报道世界各地举办的汽车展览、会议信息和各种汽车竞赛活动...

模型汽车
曾经风靡全球的模型车已开始在中国普及,你喜欢收藏一辆吗?...

国际标准
系统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汽车工业标准和制度...

国际组织
介绍汽车工业及其相关的国际组织、机构、团体等...

专业媒体
推介世界汽车工业及其相关的专业媒体(图书、杂志、CD-ROM)...

驾驶指南
为驾驶员人提供实用的知识和工具,如网上地图、国际驾驶执照等...

汽车爱好者
报道汽车行业的历史事件、重大新闻和名车趣闻轶事及车迷之家...






特别报道
  关于我们 刊登广告 联系我们 隐私说明 法律声明 网络链接  
面向大众的中文汽车专业网站
主题:   轿车工业 |  客车世界 |  卡车天地 |  摩托天地 |  中国汽车
信息:   国际标准 |  国际组织 |  专业媒体 |  驾驶指南 |  会议展览 |  数字与事实
  Copyright 1997 - 2001 Motorworld Websit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